【字号 】 【打印】 【关闭

追求卓越之路(三):

学术立院 筑牢立德树人的铁打营盘

●  杨涛

学术质量,是环境学院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主线。坚持学术立院,就是把学术质量作为学院办学的基本导向,以人为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科技工作为重点,积极探索新的学术组织形式和学术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学术质量保证体系,大力营造崇尚学术、追求学术、服务学术的良好环境。
近年来,环境学院党委牢牢把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机遇,紧扣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坚持“四个面向”,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研合作。在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院高层次科研成果、高层级科研项目、高水平人才队伍和科研平台建设不断取得突破,科研实力稳步提升,为服务国民经济实际需要、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美丽中国 宜居地球建设提供坚强的有力保障。
环境学院以建设地球科学与环境领域国内外知名的跨学科研究型学院为目标,以地质环境保护为特色,以多学科交叉为优势,以破解区域性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问题为使命,揭示地球系统与地质环境、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机理,发展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区域性复合污染源-污染途径-污染范围的识别与管控、人体健康与生态安全风险的评估、修复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材料,构建集多环境要素调查、多水平监测、多过程耦合模拟、多目标风险评估、保护与修复等为一体的创新理论方法体系,探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方案。
近年来,学院科技创新实力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科技基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学院共承担795项科研项目,科研经费5.1亿元,人均科研经费70万元(2021年,学院科研项目合同经费和到账经费双双突破亿元大关,人均科研经费突破100万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各类项目120项,其中国家重大重点基金项目7项,总经费8124.1万元;学院牵头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共计11项,总经费5452万元。“大同盆地重点地区深部高温地热详查”“劣质地下水改良的原位调控理论与技术研究”“国能太一清徐地热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地热勘探及利用技术开发”“长江中游低碳养猪及农业综合园绿色发展机制示范”“山西省原平市城区西南部重点地区水热型地热资源详查”“英山县深部高温地热资源可行性勘察”“青海省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成果评估”等千万级以上重大项目成功立项。
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学院整合已有学科平台和科研资源,优化学科团队和物理空间布局,成立了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对学院所有省部级的科研平台日常运行和建设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了“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中试基地”、“理论探索-技术研发-应用示范”、“水-土-气-生”、“湖北省-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于一体的学科平台体系。参与建设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建或共建国家环境保护水污染溯源与管控重点实验室、长江流域环境水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深部地热资源重点实验室、湿地演化与生态恢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地下水与环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地质环境修复技术创新平台培育基地/自然资源部地质环境修复技术创新中心、湖北省水环境污染系统控制和治理工技术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检测实验室、环境水文地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地球关键带中美合作野外科研基地、极端天气气候与水文-地质灾害研究中心、地下水修复技术转化中试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转化中试基地、自然资源部高寒干旱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和自然资源部矿山生态效应与系统修复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实现学院学科专业科研平台全覆盖。学院加入中国南南合作网。生态/环境学科全球ESI前1%且持续前移。
高水平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学院获得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颁发的应用水文地质奖和“John Hem科学与工程杰出贡献奖”等国际学术奖项。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土资源部科技奖一等奖、国土资源部科技奖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山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广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各类奖励二十余项。第一作者单位三大检索SCI/EI论文1200余篇,论文被引总数6800多次;授权各类专利总计181项,其中发明专利75项。
跨领域交叉学科团队。环境学院建设了院士挂帅领衔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十三五”期间新增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1人,国家优青3人,湖北百人4人,地大百人2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高被引科学家1人,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个,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任国际期刊主编和副主编6人次,国际学术组织重要任职3人次。有专任教师119人,其中教授50名,副教授61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98.3%。环境学院建立了环境水文生物地球化学团队、环境地质研究团队、生态水文学团队、地下水动力学团队、岩溶水文地质及资源环境效应团队、多过程耦合模拟团队、高温地热系统地球化学团队、矿山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团队、地下水封洞库团队、多界面过程与环境监测团队、环境有机地球化学团队、有机污染化学生物学与修复团队、有机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团队、地质微生物团队(一)、地质微生物团队(二)、湿地演化与碳动态团队、分子细胞与地质微生物团队、演化生物学团队、气候变化与地球系统模拟团队、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团队、极端天气气候与水文地质灾害团队等高水平科研团队。
科研文化氛围浓厚。学院追求科研管理卓越,学术卓越,在学院中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学术氛围。邀请国内外专家到学院进行学术报告,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018年以来,环境学院举办各类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3场次,举办“绿色地球论坛”学术报告会127期,承办“名家论坛”28期。学院教职工参加各类国内国外学术会议315人次,其中参加国外学术会议67人次。第十一届植硅体国际研讨会、“环境水文地质”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年会、首届“岩溶科学青年论坛”、第五届“地下水科学青年论坛”、第十一届海峡两岸人工湿地研讨会、中国地质学会医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大会、2021年中国气象科技活动周分会场活动、国际环境水文地质前沿系列讲座、环境学院青年学术研讨会和第49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等大型国际国内会议。
环境学院党委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靠前指挥,对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召开动员大会,积极宣讲申报政策、申报流程以及注意事项。邀请各学科领军人才和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院内评审,模拟评审流程,对申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解答,做到全过程管理。项目申报成功后,对科研经费的使用,项目的结题评审做到全程监督,督促项目负责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项目的结题任务。
学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实力,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学院发展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学院高质量内涵发展,在新征程上实现学术卓越、教育卓越、管理卓越和文化卓越,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学校70华诞献礼,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编: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