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 【打印】 【关闭

大气环境团队参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点项目启动


●  孔少飞


2019年3月23日,环境学院大气科学系源排放与区域大气环境(SEAE)团队参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长江中游“次盆地”大气气溶胶年际异常“凸增”及重污染过程气象影响机理研究》启动会在江苏省气象局金坛气象综合试验基地召开。

南京大学王元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何金海教授、银燕教授、刘玉宝教授、朱彬教授,浙江大学刘丹彤教授等专家应邀与会指导。项目团队30余名师生骨干参加。SEAE团队燕莹莹副教授、博士生郑煌和曾昕参加会议并交流研究工作。

项目负责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赵天良教授就项目背景、实施方案等进行了汇报;联合申报单位孔少飞教授就SEAE团队在华中大气环境综合立体观测、民用燃料排放清单构建、华北-华中气溶胶及前体物组成和来源及传输转化等方面研究进行了汇报;联合申报单位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所白永清工程师就华中大气污染传输模拟和气溶胶-云降水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汇报。与会专家指出,项目团队针对长江中游两湖盆地气溶胶异常“凸增”现象和事实、气候天气影响机理、气溶胶来源等方面开展研究,抓住水网下垫面高湿条件以及冬夏季风污染物传输等特色,有望在大气环境领域取得新的认识。希望团队紧密合作,围绕研究内容,开展创新性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长江中游“次盆地”大气气溶胶年际异常“凸增”及重污染过程气象影响机理研究》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赵天良教授牵头,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三家单位申报,是华中地区大气环境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项目背景及简介

大气气溶胶是液态或固态微粒在空气中的悬浮体系,是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环境和气候变化的一个关键因子。霾污染是大气气溶胶本地排放和区域传输累积叠加造成的大气污染现象。我国重霾现象主要集中在四个区域:华北平原、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四川盆地。近年来,珠三角大气气溶胶浓度下降,霾污染程度逐年减轻,2016年PM2.5浓度已经降低至32 μg m-3,率先达标;而长江流域中游“次盆地”-两湖平原盆地大气气溶胶浓度凸显出来,形成一个新的区域性霾污染核心区,改变了我国大气环境分布格局。

作为长江流域中游城市群和流域经济发展的中心,两湖盆地具有特殊的“次盆地”地形,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累积,且密集的河网和众多的湖泊构成了独特的区域水网,其水体占平原面积的20%以上,是我国水体面积占有率最大的区域。丰富的江河湖泊水系组成复杂的“水网”下垫面,独特的大气边界层结构和温湿气象条件,易于霾污染事件形成。长江中游“次盆地”的地理位置特殊,连接我国四个主要大气污染区域,是我国大气污染物区域传输的枢纽,通过明显的传输通道与华北重污染区衔接,大气气溶胶区域传输对大气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与我国传统上的四个主要霾污染区相比,人们对长江中游“次盆地”气溶胶时空分布和重霾形成机制及控制因子知之甚少,相关研究非常匮乏。因此,考虑该区域独特的大气污染物区域传输的枢纽地理位置、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流域特殊“次盆地”地形和独有的“水网”湿润地区水热条件(图2),长江流域中游“次盆地”大气气溶胶浓度变化及重霾污染及其复杂的成因机理,是大气环境研究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其研究对于弥补和丰富当前对于霾形成的气候、地形、江湖水体、气溶胶理化特性等影响因素的科学认识,开展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调控,保障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科学和应用意义。


责编:任白琳 肖潢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