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 【打印】 【关闭

城市气候变化科学家论坛


● 索南看卓 秦云 张学海


2018年10月25日,在合肥召开的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期间,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和中国气象局开放实验室联合举办了主题为“城市气候变化”的科学家论坛。论坛由环境学院任国玉教授召集主持。

本次论坛共有15位学者做口头报告,分享了城市气候变化最新研究成果。任国玉教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罗亚丽研究员、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杨萍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钱诚研究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红云教授等做特邀报告。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中国气象局的40余位代表参与交流。

论坛交流内容涉及城市气候变化的综合评述、观测研究和数值模拟,也涉及传统城市气候学领域研究进展。在城市气候变化观测研究方面,近几年利用高密度自动站观测资料和数值模式对我国主要城市或城市群的气温、降水、相对湿度和风速等长期变化特征及其城市化影响、未来趋势预估开展了若干开创性工作,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对北京等特大城市或珠三角等城市群区域短时极端强降水事件变化的城市化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城市化过程在短时极端强降水事件频率和强度增加中的关键作用。此外,论坛也交流了城市化背景下暴雨内涝和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及其风险管理方面研究成果,以及我国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工作和城市汛期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思考。

与会代表认为,中国和东亚地区快速的城市化为开展城市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目前我国的城市气候变化研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加强城市气候观测系统建设,加大对城市气候变化若干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的支持力度,着力培养城市气候变化领域高级科技人才,是确保这一崭新研究领域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

城市气候变化是目前所知最复杂的地球表面气候条件的变化,它包含了所有空间尺度驱动作用的影响,叠加了自然和人为的全球气候变化、自然和人为的区域气候变化、以及强烈人为活动引起的建成区局地气候变化。城市气候变化研究不仅可以充实地球系统科学和城市气候学理论,而且能够为城市规划、运行和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责编:肖潢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