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 【打印】 【关闭

盆地水文过程与湿地生态恢复

学术创新基地学术委员会

 

● 补建伟 张学海

 

2017年12月17日下午,“盆地水文过程与湿地生态恢复”学术创新基地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我校惠宾楼召开。此次会议主要是审议基地第一个建设周期(2014-2017年)的建设进展、评议基地的研究成果、商议基地的发展规划等。

基地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席林学钰院士,副主席袁道先院士,委员吴振斌教授、吴吉春教授、姚俊教授、韩贵琳教授、苏小四教授,我校王焰新教授、马腾教授、王红梅教授,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李素矿,基地学术带头人、骨干成员、仪器负责人、开放课题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参加了会议。王焰新校长向参加会议的各位委员表示欢迎和感谢,对我校近年来大力实施学术卓越战略,在科技平台搭建、学术氛围营造、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实施的举措进行了回顾,对基地建设的背景、任务和目标进行了介绍,总结了2014-2017年第一个建设周期内基地在人才团队、科研项目、科技成果和平台搭建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表示,基地、学院和学校今后的发展,还需要与各兄弟单位开展深入合作,更需要各位委员的关怀及指导。
吴振斌教授作为基地主任分别从基地概况、科研进展、人才团队、基础条件、运行管理、学术交流、经费使用和平台申报八个方面对基地四年来的建设进展和成果进行了汇报。人才团队方面,获批了基金委创新群体1项、优秀青年基金1项,引进了中组部“千人计划”1人,续聘教育部“长江学者”1人,成功申报“湖北百人”1人。科研方面,4年来新增纵向科研项目70多项,总经费超过1.2亿元,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此外,还承担了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和国家其他部委项目多项。以上述项目为依托,共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其中,T1论文47篇,T2论文71篇),申请专利145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7项。平台建设方面,以基地为依托,申请获批了国家地质环境修复技术创新平台培育基地、水环境系统污染控制与治理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环保部土壤污染详查实验室三个省部级平台。
各位委员和领导一致认为基地在第一个建设周期内“聚人才、聚财力、下大力、办大事”,超额完成了学校下达到的任务,同时充分肯定了基地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孵化、体制建设等多方面取得的成绩。委员们建议基地在今后的发展中还需要进一步凝练方向、突出特色,紧密结合国家需求和地区、国际热点深入开展多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合作和研究,要依托基地申报和落实更高层次的科研平台。与会全体人员参观了基地位于学海楼411-418的测试平台。
据悉,“盆地水文过程与湿地生态恢复”学术创新基地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已于2015年7月在我校召开,本次会议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基地组织的又一次战略研讨和学术交流盛会,是对基地第一个建设周期工作的全面总结,也为基地第二个周期和今后的发展拓宽了视野、奠定了思路。

责编:苗聿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