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 【打印】 【关闭

学院成立20周年

暨学科发展研讨会隆重举行


●  耿婧


二十年砥砺奋斗,勇攀高峰;二十年春华秋实,追求卓越。11月18日下午,环境学院成立20周年暨学科发展研讨会在武汉国际博中心202会议厅隆重召开。

中国科学院院士殷鸿福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江桂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黄晓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环境学院王焰新教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杰教授,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唐忠阳,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建威教授,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陈文武,校长助理蒋少涌教授,全国高校环境学院30名院长,3个产学研签约单位,优秀校友代表,学校教学科研机构、管理服务机构主要负责人,环境学院退休教职工代表、历任书记院长、在校师生代表等300余人参加大会。

她指出,环境学院二十年来,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培养出两院院士、“鸟巢”和“冰丝带”总工程师、登山健将、时代楷模和英雄人物;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环境/生态学进入ESI全球前1‰,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党建引领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先后入选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湖北省高校试点改革学院、湖北省十大党建案例、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张国旗班”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希望环境学院在新征程上,要坚定不移地强化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要坚定不移地提升育人能力,培养新时代红专能优的生态环保铁军;要坚定不移地增强综合实力,推动学院事业再上新的台阶。

他指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形成了涵盖水、土、气、生、环的学科体系和立德树人的良好氛围,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和长足的进展。期待在未来发展新征程上以更高站位、更高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生态环保科研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为美丽中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她指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与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渊源深厚、联系紧密,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合作。展望未来,希望两院深化传统友谊、扩大交流合作,积极推进学科、专业之间的资源优势互补,加强学科前沿科研合作攻关,为解决我国和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以及建设世界一流的环境学科并肩奋斗。

他以“春华秋实 追求卓越”为题,从历史沿革、学科方向、对外合作、发展规划等方面汇报学院建院来取得的突出成果和重大进展,以及未来展望。

他回顾了在环境学院的求学生涯,为母院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站在新起点上,他愿与广大校友和师生携起手来,助推学院早日建成环境地学领域一流研究型学院。希望以此次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为契机,在平台建设、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人才交流、智库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为环境学院改革发展添砖加瓦,为加快建设美丽湖北、美丽中国集思广益、贡献力量!

回首过往,她表示,学院不仅教会了她专业知识,更教会了她奉献、责任和担当。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作为新时代的环境学子,她将以英雄学长张国旗为榜样,传承环境学院的精神,永葆赤子情怀,争做时代先锋,为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绿色根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环境学院王焰新教授为卓越贡献奖老师代表颁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环境学院王焰新教授为特别贡献奖获得者颁奖。

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蔡俊雄与环境学院院长史建波签订《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合作框架协议》。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余江、凌海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环境学院王焰新教授、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李素矿研究员共同见证签约。

武汉中地水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浩与环境学院院长史建波签订《武汉中地水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武汉中地水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奇、副总经理贺小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环境学院王焰新教授、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李素矿研究员共同见证签约。

安捷伦科技大中华区南大区整机销售总经理杨亮与环境学院院长史建波签订《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新污染物分析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理副总裁兼大中华区高级市场总监郑欣、华南区整机销售经理廖斌、大中华区市场部食品环境行业经理练慧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江桂斌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环境学院王焰新教授、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李素矿研究员共同见证签约。
他深情回顾了环境学院建院以来的不易,他指出,20年来能够取得一些发展成就,靠的是学校几届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靠的是学院领导班子和师生们发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和1952年以来传承下来的“老水文人”奋发图强的优良传统,靠的是学术界、产业界、各级政府部门和海内外校友的关心支持。要倍加珍惜,感恩奋进,当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行无愧于人、止无愧于心,当永葆赤子情怀,永存敬畏之心,永做奋斗之士。

他强调,环境学院的发展在长江大保护等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与日俱增,我们必须固本清源、守正创新,始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使命;我们必须强化特色、跃升能级,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我们必须传承接力、生生不息,努力引育并举,我们必须只争朝夕、开拓创新,大胆开辟新赛道,我们必须放大格局、放宽视野,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壮阔征程中,必将继续为提升我国“水-土-气-生-环”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祝愿环境学院越来越好,为环境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实现建设环境地学领域一流研究型学院、新时代生态环保铁军摇篮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责编:杨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