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 【打印】 【关闭
全国政协委员王焰新:
高校发展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高校学科建设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学科不在多、不在全;而在‘特’、在‘强’。”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院士表示。
2016年到2020年,我国首轮“双一流”建设实施以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逐步向前推进。不过,在此过程中仍然存在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不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够精准、资源配置亟待优化等问题。王焰新对这些“短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双一流’高校建设中人才“短板”的表现是,战略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等‘领头雁’人才缺乏,同时优秀后备青年人才不足,在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方面存在断层隐患。”他说。
对此,他认为,高校要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视野开阔、具有较强跨学科创新能力和团队领导能力的战略科学家,围绕他们打造大批的创新团队。同时,应突出一流人才培养导向,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布局,为造就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更加优质的“预备队”。此外,还应优化人才评价体系和制度安排,组建由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青年人才组成的跨学科、超学科的创新团队,在团队中整体发挥各类人才的创新潜能。
在对接国家需求方面,王焰新认为,高校是创新成果的主要来源,但目前总体来看,产、学、研深度合作仍面临诸多掣肘因素,如信息交流机制不畅通、驱动机制微弱、约束机制不健全、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调控机制不灵活等,导致很多高校的先进知识更多只能“躺在书本里”,没能很好地转化为生产力。为此,他认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加强与企业、与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持续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精准对接企业、行业在技术和研发上的需求,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进行产学研协同攻关,助力打造“创新中国”。
在资源配置方面,王焰新认为应该把握好“三个关系”。首先是国家战略与自身发展的关系。学科发展关键要建设好与本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群,压缩“平原”,多建“高峰”,把有限的优质办学资源优先保障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升学校办学核心竞争力。
同时,把握好优势学科与支撑学科的关系。做好统筹布局,强化关联生长,在巩固提升特色学科地位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学科生态体系,加强基础学科、支撑学科建设,培育新兴交叉学科,以点带面,形成高原上有高峰、牵引带动、相互支撑的学科布局。
此外,把握好分步实施与重点突破的关系,构建完善科学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要让“冷板凳坐得住”,对重大前沿性原创研究实行更有弹性、更加包容的评价,为更多“十年磨一剑”的高质量原创性成果提供延绵不绝的助力;要让“幕后工作看得见”,正确评价基础科学对新兴技术的支撑作用,对重大成果开展关联性、支撑性评价,打牢支撑学校高水平科技创新的“四梁八柱”;要让“桃李满园天下誉”,有机推进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发展型激励等相结合的育人评价体系,激励更多教师争做“大先生”。
“当前学术界还存在一些违反科技发展规律的现象,比如学术不端屡禁不止、科研重数量轻质量以及以“帽”取人、急功近利等现象较为普遍。”他说,这导致我国一定时期内在原始理论创新、大科学计划、研究范式创新、原创性仪器研制等方面与国际一流仍有差距。为此,王焰新强调在学术上进一步加强平等批判、理性质疑、挑战未知、勇于冒险、宽容失败的科学精神。

责编:余平平